平时临床的血荒,重大灾害时的血库告急,战争时伤员缺血的绝望……患者用血经常会遇到各类问题。
在国家提倡军民融合,号召军用技术民用化的大背景下,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超代表,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微中心已研发出血液替代品,具有保存时间长、兼容各血型等优点,将有望几年内应用于临床。
“血液替代品的专业名称叫‘人红细胞代用品’。”陈超介绍,这是以猪血红蛋白为原料,利用戊二醛聚合法制备的,属国家Ⅰ类生物创新药研发项目。通俗地讲,就是用动物的血红蛋白,经过加工改造而来。这一项目是科技部支持的国防项目,从2003年开始,由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可有效解决战争和重大灾害发生时不同血型红细胞短缺的问题。
陈超表示,人的自然血液只有42天的保存期,而且存在感染艾滋病、肝病等风险,在战场上,或者发生重大事故和紧急灾难时,往往出现新鲜血液告急。血液替代品目前在实验室已实现超一年的保质期,还可以兼容包括“熊猫血”在内的任何血型,而且经过工艺抽检,没有病原和微生物的污染。
“目前该项目的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已完成。”陈超说,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安全有效,作用机理明确,具有独特的病毒灭活技术,部分重要理化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可有效替代红细胞进行输血救治。
“这一项目将来可以逐渐转向民用。”陈超说,人红细胞代用品是“军民两用、平战结合”的重大产品,平时对于缓解“血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战争和重大灾害发生时又可有效解决不同血型红细胞短缺问题。
“估计几年内就可用于临床。”陈超称,下一步要经过临床申报,通过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的实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就可以用于临床。“在价格上和自然血液不会有太大差别,但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华商报特派北京记者 杜鹃
技术支持:威盟科技© 2017 河南永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01929号